“帮扶干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有的帮扶干部一下来,就拿着一堆表格叫我们签字按手印。现在他们听我们反映情况的时间多了,帮我们解决的困难也多了。”近日,广西百色乐业县民权村公平屯贫困户廖家逢告诉县纪委监委督查组说。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紧盯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以作风攻坚保障脱贫工作,干部作风发生显著改变。
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规范填表报数、督查考评、会风文风、调查研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委主任房灵敏说:“要严格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防止以整改为名层层督查检查、填表报数,最大限度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投入脱贫攻坚之中。”
河池市纪委监委针对脱贫攻坚任务重、专项工作集中的实际,统筹处理“抓落实”与“减负担”的关系。对机关所有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实行统筹审核、计划管理。制定集中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划出18条“硬杠杠”,列出负面清单,着力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减负落地见效。
玉林市玉州区纪委监委通过“减、督、考”结合,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社区(村)工作清单制度和工作准入制度,严控下沉社区(村)事项,防止各部门各单位将自身职责转嫁到社区(村)。运用大督查工作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的同类事项,组成联合督查组并进行督查,推动重点工作刚性任务的落实。改进考核方式,强化结果导向,重点以工作成效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考评标准,坚决杜绝“重留痕、轻实绩”等形式主义。
“今年我们报送的材料同比下降了30%。”玉林市玉州区一基层干部说,“现在需要我们上报的材料管控非常严格,必须由分管的区领导签字后才能下发通知要求。”(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