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原本的教学节奏,广大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满足了全国2.8亿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革命性变革。这是3月17日,南昌豫章师范学院思政课教师通过互联网给学生们上课。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同学们好!”
“老师好!”
上课铃响起,一声响亮的“老师好”,承载着无数人的求学回忆;无论长多大、走多远,师恩最是难以忘怀。
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732.03万人。他们在城市也在乡村,在三尺讲台也在屏幕之后;他们不仅把教书当作神圣的职业,更把育人当作全部的人生。
今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在这个感念师恩的特殊日子,让我们从老师的故事里,体会“教师”二字的分量。
为人师表 为国育才
腰板笔直,步履稳健,9月8日上午,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走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主席台,获颁“共和国勋章”。
满面倦容、闭目养神,1月18日,为快一点赶到武汉,钟南山无座补票,在高铁餐车上的照片令人动容。两天后,他接受采访时“肯定存在人传人”“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回答,拉响了疫情警报。
“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1月27日,被急召驰援武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飞机上写下了这句诗。往后的80多天时间里,他深入探索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组建中医方舱医院,中途胆囊炎复发不得不做手术,却在手术后第三天就重回方舱。
钟南山、张伯礼……他们是院士,是战士,也是老师。
9月4日,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钟南山与张伯礼赫然在列。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从1960年担任原北京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以来,钟南山执教一甲子,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他的推动下,广州医科大学相继创办了南山班、南山学院。他工作再忙,也坚持为南山班亲自授课,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呼吸疾病领域的接班人。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心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医药教育工作者,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有责任继承和发展好中医药学”。他爱护学生,不让贫困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演讲,“之前有的孩子说着说着会哭,我看了很伤心,这会再次伤害他们”;他捐出个人获得的200余万元奖金,设立“勇搏”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常告诉学生,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
杨丰文是张伯礼带的博士生,跟随导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回忆道:“大到提出按病情分类集中管理等治疗原则,小到深入医院为一位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张老师永远把病人放在首位。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为中医药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老师们在抗疫战场上的无畏付出,是给学生们上的生动一课。
停课不停学不停教
夏末秋初,各地迎来开学季,全面复学、正常复学、安全复学正在有序推进,校园又重新热闹起来。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的教学节奏。老师们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满足了全国2.8亿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革命性变革。
疫情发生后,从教17年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老师李岩很是担心,“天天心都揪着,学校也做好了各种预案和准备,应对开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云端课堂”准时开课,“老师变成了‘小学生’。虽然我们认真准备课件、反复练习,但还是需要学习适应。”李岩说,新形式带来新挑战,为提高教学效果,她会搞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教学“小发明”:让孩子们自己调试视频系统静音和摄像头功能,锻炼他们的独立动手能力;答疑时会突然提问,培养孩子们听课的专注力;直播时观察坐姿和用笔姿势,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看似轻松的“云课堂”,背后是老师们辛勤的付出。从ppt、导学案图片、微课截图,到网上批改作业、“点对点”沟通错题点,许多像李岩一样的教师,付出了成倍的努力。
大规模在线教学本是临时之举,但它带来的改变将延续下去。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老师们紧跟教学变革的步伐,修炼“秘籍”。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窦桂梅和学校老师们“临危受命”,承担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上,为全国小学生直播全学科课程的任务。
从2月17日开始,窦桂梅的生活与直播课“同频共振”。每天12节直播课,不仅意味着她要听12节课,还要参与12节课的备课研究。她带领团队多番研讨,将直播课精准定位为“学习导引课”。由于多数同学不熟悉直播课形式,窦桂梅和几位老师专门录制了观课导引,让每个学生知道,如何通过直播课完成自主学习。
特殊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据统计,自2月10日开播以来,共有来自清华附小等十余所学校的282位老师走进“直播课堂”,累计授课997课时,创下最高收视涨幅539%。在有监测样本的1.19亿用户中,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收看了“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小学课程完播率更是接近100%。
截至2019年底,我国偏远农村仍有384万名学生在近10万个教学点学习。疫情期间,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等在线教育资源,为全国1.8亿中小学生、特别是为网络欠发达地区的1.44亿农村孩子解决了线上学习的刚性需求。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或电视机,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在线教育成为课堂教育的有益搭档,这将对提升教育质量、助力教育公平产生深远影响。
立德树人 思政铸魂
人生就像穿衣服,第一粒扣子就要扣正。而思政课老师要做的,正是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走人生正途。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做思政课老师的要求高,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它致力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最需精心引导和栽培。
为了讲好这门课,思政课教师投身实践,孜孜探索。
找得到、聊得来、信得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徐川是同学们的“知心人”,更多人认识他,则是通过“网红”思政课老师的身份。
本该10点钟开始的课,9点40分不到,容纳400人的阶梯教室就坐满了学生,来得晚的只能站在走廊里,或干脆坐在教室台阶上听课。一堂课下来,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一堂思政课上得如此生动有趣,这打破了不少人的固有印象。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徐老师的课,但从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
一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被多家媒体转发、300多个公众号转载,在青年中火了一把。文中,徐川先从学生们的入党动机说起。“很多同学一谈入党动机都是套话连篇,动不动就‘从小爷爷对我说’……”幽默的桥段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们的距离。
表面幽默,内涵深刻。徐川从亲身经历讲起,讲自己在成长的烦恼和挫折中如何找到“为什么要入党”的答案——信仰。信仰在他心中扎下根,又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鲜活的思政教育不只在课堂,也在身边。
疫情期间,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课教师吴又存主动请缨做志愿者。戴上小红帽,雪地里分发蔬菜,爬楼为居民送药,他每天早出晚归,为大家奔忙。
“吴老师不怕感染吗?”有学生问。
“也怕,但总要有人去做,我们有责任。”吴又存说。
疫情发生后,武汉市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就没闲过。她先是主动报名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后来去二七长江大桥上当疫情防控志愿者。青山区方舱医院收治病人后,她又去方舱医院做播音员。
华雨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当老师是她从小到大的理想。“我很爱我自己的职业,做志愿者也是在给学生们做个表率。我会和他们分享在一线工作的志愿者故事,告诉他们,有一些‘三班倒’的工人腾出休息时间来做志愿者,志愿者队伍里有‘00后’小哥哥,也有同学们的爸爸妈妈。”
扶贫扶智 播撒希望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又一批学生毕业了,她们揣着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憧憬地走进大学校门。
华坪女子高中——这所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创造了教育奇迹:它成立于2008年,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可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目前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入大学。
“帮助一个大山女孩接受教育,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张桂梅的信念。为此,她倾注了半辈子心血,身体患病后也没有走下讲台。
张桂梅花费数年时间筹款建校,学校建成后,她和学生们一起住宿舍,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舍管,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开灯熄灯,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12年来,她走进超过1300名学生家里,走过12万公里山路。
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跟着张桂梅家访,这些年来也吃了不少苦。他感慨:“张老师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在孩子们眼里,她是“张妈妈”、是明灯、是榜样。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第一届毕业生周云丽考取一所中学任教师,听说母校急缺数学老师就放弃编制,回来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在上海打拼的毕业生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攒下的钱捐给了学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教师则是奔跑不息的接力人。
2001年8月,张玉滚刚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跟着老校长吴龙奇回到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北部深山区的黑虎庙小学。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当时最棘手的难题是,没有老师。
“咱们教学生认的每个字,他们能用一辈子。你要不来,孩子们就得上山放羊去。”听着老校长的话,张玉滚鼻子一酸。
从大山走出,又选择回到大山。21岁的张玉滚决定留下,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的代课老师。
一根扁担两米长,磨得光滑,黝黑发亮。过去交通困难,课本都是用扁担挑进山里的。接过老校长留下的老扁担,张玉滚和老师们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放下扁担,他又当起“全能”老师,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
如今,蜿蜒山路变通途,扁担光荣“退休”,张玉滚也从一名代课老师转为正式在编教师。教学条件日益改善,肩挑背扛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薪火相传。
雪域高原,日照强烈,积雪终年不化。17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初中校长建红无数次翻山越岭到牧民家中,劝学生回校学习,“知识能改变命运”。
农村留守儿童、少数民族聚居区儿童、残障儿童……他们中不少人是教育脱贫的“隐秘角落”。
建红先后担任过3所学校校长,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学校里越来越少的辍学现象。她坚信扶贫必先扶智,扎根民族地区办基础教育。
张桂梅、张玉滚、建红……他们不是孤军奋战,一大批勇于担当、不图名利的人民教师,扎根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从春蚕到红烛,从“人生筑梦者”到“灵魂工程师”,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吝惜对教师的赞颂。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是全社会的心愿共识。
一方书桌前,青丝变银发;三尺讲台上,两袖拂微尘。一生光阴,四季流转,社会气象变化千千万,不变的是中国教师的爱与奉献、责任担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