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部时长不到20分钟的专题片,在八桂大地广大干群激起强烈反响。专题片《使命与担当》,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讲述的是广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
专题片中,一个个贪腐人员忏悔的真实案例,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一张张喜领退款的笑脸,体现了纪检监察干部“肃蝇贪”深得民心;一组组纪律审查的数据,展示广西党委政府惩治基层“微腐败”的决心。
“这个片子告诫我们村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纪律放在首位,绝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绝不能踏过红线。作为贫困村的第一责任人,我一定要监督好扶贫领域资金的使用情况,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努力带领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我们扶贫工作涉及的项目和资金很多,诱惑很大。作为奋战在扶贫道路上的党员干部,要经得起考验,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把我们工作中的项目和资金丝毫不落地落实到位。”
“通过观看影片,警示基层党员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
……
来自基层党员干部的“观后感”,真实而深刻。qq群、朋友圈、微博上,惩治“微腐败”,成为热词。
没有炫酷的特效,没有曲折的情节,《使命与担当》缘何会给观者带来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或许,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广西的专项工作,直面群众切肤的痛点,回应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当前,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执法不公,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战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扶贫项目、资金下拨到基层,“微腐败”的风险正在上升。一些地方基层干部频频将“黑手”伸向扶贫领域,扶贫项目、资金被当成“唐僧肉”,经手就要割一块、咬一口;有的甚至认为,申报扶贫项目很辛苦,拿些“回扣”理所应当,“给你争取一碗肉,你得让我喝口汤”……基层“微腐败”,使群众的“获得感”被严重剥夺。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因为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群众有所盼,党必有所应、有所为。为有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底,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专项工作中,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党纪政纪处分12410人、移送司法机关514人,清退违纪款2.15亿元。
广西的专项工作成效显著。违纪人员被查处,强化了“不敢”“知止”的氛围;党员干部受教育,增强了务实清廉的自觉;人民群众得实惠,坚定了奋发脱贫的信心;纪检监察机关敢亮剑,彰显了挺纪在前的新形象;“两个责任”进一步压实,使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
一场“拍蝇助贫”攻坚战,打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感、荣誉感,打出各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使命与担当》专题片被各方关注、点赞,理所应当。
然而,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基层“微腐败”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得紧了严了,就会低头隐匿;但稍一松懈,马上又会反弹。
专题片有结束的时刻,但拍蝇肃贪没有“完成时”,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纪委、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正乘势而上、乘胜前进,牢记使命、扛起担当,推动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转为经常性、常态化,延伸和深化专项工作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真正让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编辑:林小英